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但由于帕金森的病因至今没有明确,所以治疗误区很多,不断有患者走弯路、吃错药。但是许多患者仍旧急功近利,大剂量不按规范的吃药,或者轻信他人进行不规范的手术,错失了最佳治疗导致他们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从而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其实,只要治疗方法合理,便可以取得长期满意的效果。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外科胡小吾
日前,由国内多位帕金森领域顶级专家共同参与编写的科普版《帕金森病治疗指南解读》正式出版。作为此书编写者之一,特摘取其中片段,希望能帮助更多人认识帕金森病,走出治疗误区,为健康赢得主动权。
怎样选择合理的正规治疗、少走弯路是医患间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从临床诊疗中发现,目前人们对于帕金森病治疗普遍存在的七大误区:
1、一发病就该吃药
帕金森病病人不是吃几个疗程药后症状缓解就可停服,而是如果一旦吃上,需要终生吃药。然而,需要提醒的是,药物治疗最有效的时间一般只有4~6年,随着吃药时间延长,疗效越来越低,剂量越来越大。长期吃药后会出现肢体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和药效作用来去无踪的副作用。因此,过早或过晚服用药物都是错误的,而应尽量推迟吃药时期,如果症状轻微,可以暂时不吃药,但如果症状明显,就应该及时吃药,以控制症状。
2、药物首选多巴胺制剂
有的病人一开始吃药就选择效果最明显的多巴胺制剂。但殊不知,该类药物效果明显,但可能让副作用提早出现。因此,对年龄较轻的早期病人,应选择多巴胺激动剂,该类药物虽然效果欠佳,副作用明显,但可推迟药物副作用出现;对年龄较大的早期病人,可应用多巴类药物。随着病情发展,需要的药物剂量越来越大,因此吃药需要做到“细水长流,不求全效”,即剂量尽可能小,长期规律地服用,能达到80%左右效果即可。
3、吃药无效方选择外科治疗
到中晚期,吃药效果不理想,即使药量加大,药物疗效也不满意,症状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或药物副作用较大,应考虑用外科治疗。在早期,症状较轻,吃药效果又好,不需要手术;在很晚期,即使手术,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外科治疗通常在发病后5年进行,对以震颤为主要症状的病人因为震颤对外科治疗反应比较好,在发病3年后也可以进行手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今年4月11日是第18个世界帕金森日,其主题是:让我们远离颤抖,因39健康网的网友大多是年轻网友,这次以“恶补帕金森知识 让父母远离颤抖”为题,邀请了数位帕金森权威专家作客39健康网,让我们多动点帕金森知识,一起关爱父母,战胜帕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