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脑梗死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脑出血却要“慢慢来”

2016-12-26 19:13:44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随着气温的下降,中老年人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对于出现脑梗死的患者,要把握3个小时内的“黄金”抢救时间,进行及时有效的缺血再灌注和脑保护等抢救治疗;而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却要先进行强化降压、稳定内环境的措施,再实行微创治疗。

  脑卒中有称脑中风,据世界中风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每6个人中便有1人会于一生中罹患中风,全球每6秒便有1人死于中风。专家提醒,特别是随着气温的下降,中老年人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对于出现脑梗死的患者,要把握3个小时内的“黄金”抢救时间,进行及时有效的缺血再灌注和脑保护等抢救治疗;而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却要先进行强化降压、稳定内环境的措施,再实行微创治疗。

  指导专家: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王伟民教授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把握3小时内抢救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不能早开刀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症。一般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从临床来看,目前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人数比例为7:3,但是近年来随着‘三高’人群的增加,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有增加的趋势。”王伟民教授表示。

  “虽然两者的症状极为相似,但是两者的治疗方式有所不同。”王伟民指出,对于脑梗死的患者一定要争取超早期治疗,目前认为在3个小时内进行及时有效的缺血再灌注和脑保护等抢救治疗,可防止复发和并发症,最大限度的神经康复,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高血压性脑出血占到出血性脑卒中的7成左右,对于这类病人,王伟民教授表示,患者并非越早开刀越好。“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人我们目前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治疗,首先要强化降压,使病人的血压降到140-130mmHg。其次要使病人血肿内环境处于稳定状态,这个时间大概需要6个小时,再实行微创治疗。”


  九成卒中风险因10个危险因素导致

  王伟民介绍,目前常见的卒中风险中的90%可归咎于10个简单的危险因素,他们依次是高血压病、吸烟、腰臀比过大、饮食不当、缺乏体育锻炼、糖尿病、过量饮酒、过度的精神压力及抑郁、有基础心脏疾病和高脂血症。“想要预防脑卒中发生的风险,市民需减少危险因素带来的影响。”

  对于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一定要做介入,也是诊断脑血管病“金标准”——动态脑血管造影,可一条一条血管看,检查脑血管动态过程,监测血流指标,甚至监测到一侧血管堵了,对侧血管的代偿供血能力。

  王伟民建议,40~60岁中老年人脑血管意外频发,因此建议1~2年做一次CT检查脑血管,没有大问题就不用每年做,3~4年再检查,有助于未有症状时发现血管病。


  脑卒中的症状你最好提前知道!

  1、说话吐字困难,眼斜面瘫,难以吞咽,其中有一侧肢体不是很灵活,经常摔倒或者走路走不稳。

  2、四肢麻木或者面部、嘴唇舌头麻木,老是听不清别人说的话,看不清东西。这是因为脑血管供血不足影响了脑的感觉功能。

  3、突然头晕以及头痛剧烈,有的甚至会恶心呕吐。

  4、性格反常,突然间变得沉默寡言,短暂性失忆。

  假如有以上症状出现,就是中老年人脑卒中警报,要特别警惕。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李含模主任医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对重型精神病、心身障碍、老年精神障碍、儿童心理障碍、物质依赖等疾病的诊治。

  • 袁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神经内科的疑难病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周围神经病、骨骼肌疾病以及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

  • 汪玲华主任医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领域: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焦虑症,学校/社交恐惧症,强迫症,抑郁症),多动症,抽动症,学习困难,网络游戏成瘾等,以及儿童青少年常见的行为问题:发脾气,咬手指,退缩行为、依赖性行为、攻击性行为等治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