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双下肢神经源性损害的症状是

2025-01-07 08:56:45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双下肢神经源性损害的症状包括肌力减退、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反射减弱和感觉异常,这些症状可能表明神经损伤或疾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评估和治疗。1.肌力减退肌力减退是指肌肉收缩力量下降,可能是由于神经源性损害导致神经信号传导障碍,影响了肌肉的正常功能。这种

双下肢神经源性损害的症状包括肌力减退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反射减弱和感觉异常,这些症状可能表明神经损伤或疾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评估和治疗。

1.肌力减退

肌力减退是指肌肉收缩力量下降,可能是由于神经源性损害导致神经信号传导障碍,影响了肌肉的正常功能。这种症状主要表现在双下肢,可能伴随无力感和行动困难。

2.肌张力降低

肌张力降低通常是因为运动单位兴奋性增加或抑制状态改变引起的,当双下肢受到神经源性损伤时,会导致局部神经元过度兴奋,进而出现肌张力降低的现象。患者可能会感到肌肉松弛、关节不稳定等症状,在行走时可能出现摇晃不稳的情况。

3.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是由长期废用导致的肌肉组织减少,主要是因为神经源性损害后,神经冲动无法有效地传递到肌肉,使肌肉得不到足够的刺激而逐渐萎缩。萎缩的肌肉通常会变细、减少体积,常见于下肢近端,如大腿前部。

4.反射减弱

反射减弱多因脊髓受损导致的感觉输入减少或传出通路受损所致。双下肢神经源性损害会影响脊髓的功能,从而影响反射弧的完整性,使某些反射反应减弱或消失。常见的反射包括膝反射和跟腱反射,这些反射通常会在特定位置叩击时产生,但在神经源性损害的情况下,这些反射可能会减弱或完全丧失。

5.感觉异常

感觉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外周神经受压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双下肢神经源性损害可能导致感觉纤维受损,引起异常的感觉体验。患者可能会描述为刺痛、麻木、烧灼感等不适,有时甚至会出现疼痛的情况。

针对双下肢神经源性损害,可以进行神经电生理测试、磁共振成像以评估神经损伤程度。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舍曲林、抗癫痫药卡马西平以及针灸治疗。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同时遵循医嘱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孟宪兰主任医师济南市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小儿抽动症、儿童抽动症、多动症、小儿多动症、小儿肺炎、小儿心肌炎、小儿癫痫、身材矮小症、生长激素缺乏症、性早熟、小儿消化不良、小儿便秘、性早熟、腺样体肥大、发热、鼻炎等。

  • 赵永波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癫痫、帕金森病、脑血管病、头痛、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头晕和神经科疑难病等的诊治。

  • 王玉霞上海天佑医院

    擅长领域:脑梗塞、脑中风、脑血管、癫痫、帕金森、震颤麻痹、脑血栓、脑中风后遗症、头痛、眩晕、老年病等神经内科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治。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