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悸病表现为心悸、胸闷、失眠、多梦、焦虑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和治疗。
1.心悸
心悸可能由惊悸病引起,惊悸病会导致心脏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出现心悸的症状。心悸主要表现为患者自觉心跳剧烈或不规则跳动,可伴有心慌、胸闷等不适感。
2.胸闷
惊悸病还可能导致气机郁滞,进而影响肺脏宣发肃降功能,导致胸闷的发生。胸闷通常描述为胸部紧迫或被压扁的感觉,这种不适可以是持续性的或阵发性的。
3.失眠
惊悸病中因情志因素诱发者,情志所伤,肝失疏泄,气机郁结,郁而化火,上扰心神,则见失眠。失眠是指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状态,导致夜间觉醒次数增加,严重时会影响日间活动和生活质量。
4.多梦
惊悸病中因思虑过度损伤心脾,心血不足,不能养心,心神不安;脾气虚弱,健运失职,痰浊内生,上蒙清窍,故见多梦。多梦指睡眠过程中经常做各种各样的梦境,且醒来后仍能清晰地回忆起梦境内容。
5.焦虑
惊悸病中因情志刺激引发者,情志刺激易使肝气郁结,久郁化火,上犯心神,扰乱心神,故见焦虑。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伴随着对未来潜在威胁的持续担忧,可能会出现出汗、颤抖等症状。
针对惊悸病的相关症状,建议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监测等以评估心脏功能。心理评估测试如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可用于测量焦虑程度。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口服营养神经类药物甲钴胺片、谷维素片等,以及认知行为疗法。患者平时应避免精神压力过大,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前适当用热水泡脚,有助于缓解症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在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擅长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扭转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等病理改变;运用中医治疗消化道肿瘤以及治疗顽固性失眠具有良好效果。
擅长领域:头、颈、肩、臂、腰腿、膝、关节、神经痛的治疗。特别是一些疑难杂症如头晕、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舌烟神经痛、会阴痛、面神经痛、面肌痉挛、癌痛、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睡眠障碍、焦虑症、神经性皮炎等。
擅长领域:腔镜下食管癌、肺癌、肺结节、纵膈肿瘤、手汗症、漏斗胸和鸡胸手术,瓣膜置换(成形)术、先心病矫治术、心脏搭桥手术、动脉瘤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