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一直头疼、想吐的症状时,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由于病理性因素引起。如果长时间不能缓解或经常性发生,则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一、生理性因素
1.劳累过度:如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下工作,或者近期压力过大导致睡眠不足等,都可能导致脑部神经功能紊乱而造成头部疼痛的情况,并且还可能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另外,如果进食不洁食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恶心、呕吐等情况。此时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放松心情,症状一般可逐渐得到改善。
2.环境不佳:如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待的时间过长,空气流通差,氧气含量低,就会影响呼吸和血氧供应,从而导致大脑缺氧而使血管扩张,出现头痛情况。同时,也会因为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导致恶心、想吐的感觉。因此,要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必要时可以使用加湿器以增加空气中的湿度。
二、病理因素
1.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所致,患者会出现发热、流鼻涕以及打喷嚏等症状,体温上升后会导致颅内压增高,所以会引起头痛现象。当病毒蔓延至咽喉部位时,还会对局部组织产生刺激,进而诱发恶心、呕吐的表现。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等。
2.高血压:通常是由不良饮食习惯所导致,比如喜欢吃咸菜、腌肉等食物,也有可能是遗传因素所致。患病以后容易导致颅内的血压升高,会对脑部神经元造成压迫,从而出现头痛及身体乏力的现象,部分人群还会伴有反胃感。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呋塞米片等药物治疗。
3.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具有特征性的神经系统损害,包括一侧或两侧搏动性跳痛等,常伴有畏声、畏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考虑与内分泌代谢异常、遗传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此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也可遵医嘱应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治疗。
此外,若存在脑肿瘤等疾病,也可能引发上述不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机体负担而影响恢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