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退行性疾病,患者常出现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姿势步态异常等症状。对于中晚期的帕金森病患者而言,药物已经不能控制症状时,则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神经核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等,其手术疗效通常较好。
一、神经核毁损术
1.苍白球术:将微电子射频仪通过皮下隧道插入到左侧苍白球内,并设定靶点温度为72-80℃,持续5分钟以上,可使该部位产生凝固性坏死而达到毁损的目的,从而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肢体强直、动作减少及运动障碍等症状。
2.丘脑破坏术:将酒精注入一侧或两侧丘脑腹侧核内,可以阻断疼痛信息向大脑传递,从而使患者的动作增多。但此方法创伤较大且并发症较多,现已较少采用。
二、脑深部电刺激术
1.原理与过程:脑深部电刺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帕金森病非药物治疗方法之一,主要是植入刺激器于胸腔外,在脑干和脊髓之间埋入电极片,利用电池产生的电流刺激脑深部结构,抑制过活跃的运动细胞,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2.优势:脑深部电刺激术的优势在于可控性强,可以通过调整刺激参数来改变刺激强度,而且可以在术后立即起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运动症状。
3.适用人群:一般认为脑深部电刺激术适用于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病情较轻者也可选择单纯药物治疗,若在单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需考虑使用脑深部电刺激术。
4.注意事项:部分患者在接受脑深部电刺激术后的早期可能会有异物感、头晕、恶心以及发热等情况发生,此时不必过于紧张,通常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
此外,对于年轻发病且严重损害患者生存质量的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也可以采取肿瘤切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总之,帕金森病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得到一定程度地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脱髓鞘,痴呆,神经症,头晕
擅长领域: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如脑血管病、痴呆、脑炎、脑膜炎、脑囊虫病、癫痫、锥体外系疾病、脱髓鞘病、周围神经病、植物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肌病、颈椎病、脊髓病、头痛、眩晕、昏迷、睡眠障碍等给予合理正确的检查、诊断以及确实有效的治疗外,尤其擅长诊治神经系统和涉及其他专业的各种疑难、复杂、罕见病症。在教学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山西省培养了数百名神经内科专业人才,其中绝大多数是骨干力量,部分已成为省内学科带头人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瘤等各种垂体疾病,以及其它内分泌疾病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
擅长领域:高血压病,血管性痴呆,血管性头痛,脑梗,脑出血,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