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有种流行说法,是年轻人越来越脆弱了,甚至有不少人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的确有很多年轻人出现抑郁情绪及抑郁症问题,但如果要说90后整体上更容易患抑郁症或者发生抑郁倾向,恐怕并不准确。
从整个环境层面来说,每一种心理疾病的流行,其实离不开它所处的大环境。较之以往,当前整个社会抑郁症的发病率,其实都呈现出上升趋势。
抑郁症状可能会增加痴呆症的风险,但研究结果存在争议,因为晚年抑郁症可能是痴呆症的前兆症状。有关抑郁症和痴呆症风险的生命过程数据可能会澄清这种关联;然而,目前的数据都十分有限。
为了总结归纳成年人各生命阶段的抑郁症状轨迹,并估计其与认知障碍和衰退的关系,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专家通过对4个前瞻性队列(20-89岁)的集合研究,对相关结果进行总结并发表在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上。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的抑郁症量表-10(CESD-10),研究人员对6122名老年参与者的成年早期(20-49岁)、中期(50-69岁)和晚期(70-89岁)的时间加权平均数进行了估算。调整后的集合逻辑和混合效应模型估计了归纳的抑郁症状与两个认知结果的关系:根据既定标准定义的认知障碍和综合认知得分。
结果显示,在单独的模型中,每个生命阶段的抑郁症状升高与认知结果相关:成年早期认知障碍风险增加59%(20-49岁,OR=1.59,95%CI:1.35,1.87);中期增加94%(50-60岁,OR=1.94,95%CI:1.16,3.26);以及晚期77%(70-89岁OR=1.77,95%CI:1.42,2.21)。
当对其他生命阶段的抑郁症状进行调整后,成年早期(OR=1.73;95%CI:1.42,2.11)和晚年(OR=1.43;95%CI:1.08,1.89)的抑郁症状升高仍与认知障碍风险增加73%与43%有关,并且也与认知衰退的速度有关(P<0.05)。
综上,该研究表明,成年早期的抑郁症状可能是独立于中年或晚年抑郁症状的认知障碍的风险因素。
参考文献:
Depressive Symptoms Imputed Across the Life Course Are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Cognitive Decline. J Alzheimers Dis. 2021;83(3):1379-1389. doi: 10.3233/JAD-210588.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开创性地提出“多学科联诊心身同治”理念,专业擅长失眠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强迫症、躁狂症、神经衰弱、植物神经紊乱、恐惧症、自闭症心理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擅长领域: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如脑血管病、痴呆、脑炎、脑膜炎、脑囊虫病、癫痫、锥体外系疾病、脱髓鞘病、周围神经病、植物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肌病、颈椎病、脊髓病、头痛、眩晕、昏迷、睡眠障碍等给予合理正确的检查、诊断以及确实有效的治疗外,尤其擅长诊治神经系统和涉及其他专业的各种疑难、复杂、罕见病症。在教学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山西省培养了数百名神经内科专业人才,其中绝大多数是骨干力量,部分已成为省内学科带头人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瘤等各种垂体疾病,以及其它内分泌疾病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
擅长领域:高血压病,血管性痴呆,血管性头痛,脑梗,脑出血,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