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有时发作时为头部一侧,有时为头部的两侧。中医认为,头痛根据病因不同可分成不同的类型,在治疗上也有所区别。下面说说不同类型的头痛应选择哪些中药或中成药治疗。
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以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为主要表现,具有病程长、间歇性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中医按“头风”、“头痛”等分型辨治可获佳效。
寒凝肝脉
一般见于发作期。头痛较剧,呈掣痛,多位于巅顶,常因受凉而诱发。多伴面色发青,呕吐清水痰涎,甚至四肢厥冷,或兼口唇青紫或紫暗。舌淡或青紫,苔薄白,脉沉细弦。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方选吴茱萸汤加减,药用吴茱萸、川芎、生姜、白芷、藁本、细辛、半夏、茯苓。
一般见于发作期。头痛常于大怒或劳累后突发,一侧或双侧跳痛或胀痛。多伴头晕目眩,颜面潮红,眼目抽痛,心烦易怒,夜眠不宁,或兼胁痛,口干口苦,尿赤,便秘。舌红或绛,苔薄黄,脉弦或弦数。治宜平肝潜阳,息风止痛,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用天麻、钩藤(后下)、石决明(先煎)、牛膝、桑寄生、黄芩、栀子、夜交藤、川芎、茺蔚子、夏枯草。
中成药有天麻钩藤颗粒、全天麻胶囊、镇脑宁胶囊等。
气血不足
一般见于缓解期。头痛隐隐,反复发作,遇劳加重,脑力劳动、饮食作息无常者多发。多伴心悸气短,食少纳呆,夜寐易醒或多梦,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自汗。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治宜益气养血,健运脾胃,方选八珍汤加味,药用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党参、黄芪、白术、茯苓、蔓荆子、酸枣仁、炙甘草。
中成药有养血清脑颗粒、脑络通胶囊、天麻头痛片等。
肝肾亏虚
一般见于缓解期。头痛绵绵而空,时轻时重,常兼眩晕。多伴腰膝酸软,视物昏花,耳鸣少寐,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或男子遗精,妇女带下。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治宜滋肝养肾,益髓止痛,方选大补元煎加味,药用熟地、山茱萸、枸杞子、杜仲、党参、山药、当归、川芎、何首乌、知母。
中成药有健脑安神片、天麻首乌片、杞菊地黄丸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对重型精神病、心身障碍、老年精神障碍、儿童心理障碍、物质依赖等疾病的诊治。
擅长领域:癫痫、头痛、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内科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如脑血管病、痴呆、脑炎、脑膜炎、脑囊虫病、癫痫、锥体外系疾病、脱髓鞘病、周围神经病、植物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肌病、颈椎病、脊髓病、头痛、眩晕、昏迷、睡眠障碍等给予合理正确的检查、诊断以及确实有效的治疗外,尤其擅长诊治神经系统和涉及其他专业的各种疑难、复杂、罕见病症。在教学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山西省培养了数百名神经内科专业人才,其中绝大多数是骨干力量,部分已成为省内学科带头人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瘤等各种垂体疾病,以及其它内分泌疾病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