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治疗误区多家属应当心
胡小吾教授指出,患者在治疗中应注意避免以下误区:
关于吃药。帕金森病患者需要终身吃药,而不是吃几个疗程后症状缓解就停服。在病情早期,吃什么药、怎么吃、剂量多少,需要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总的来说,用药原则是“细水长流,不求全效”。患者应尽量推迟吃药时间,如果症状轻微,可以暂时不吃药,但如果症状明显,则应及时吃药。
关于药物选择。不要一开始就选择效果最好的药物。药物治疗最有效的时间一般只有4~6年,随着吃药时间延长,疗效越来越低,剂量越来越大。因此用药时剂量要尽可能小,尽量长期规律地服用,能达到约80%效果即可。
掌握好手术时机。外科治疗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了药物治疗效果还很好,手术效果不明显;手术是通过外力调节内因缓解病情,若手术时间太晚,或病人年龄过高,手术风险较大,收益较小。
术后也要吃药。目前,帕金森病无法根治,所有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都是控制症状。外科手术是为了解决药物治疗差、副作用大的问题,术后患者可降低药物剂量,同时药物的副作用大大降低,但是术后还要继续吃药。胡小吾教授称,中晚期病人最佳的治疗手段应是“一手拿着多巴胺药物,一手拿着脑起搏器”。
康复治疗同样重要
帕金森病常见的功能障碍包括:震颤、肌强直、运动功能障碍、吞咽功能和语言障碍、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通过药物或外科治疗,症状改善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肌强直>震颤>语言及吞咽障碍>平衡障碍及姿势反射,并且药物或外科治疗还会带来继发性功能障碍。因此,单纯依靠药物或外科治疗无法解决帕金森病的所有问题,这时就需要康复治疗的参与,即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予以功能训练为主的多种有效综合手段,配合正在进行的药物或外科治疗,使之尽可能地保持独立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胡小吾建议帕金森患者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做家务、散步等,尽量多参加社会活动,融入社会,克服心理障碍。患者家属对其应该多鼓励多支持,使其融入家庭,以利于病情的恢复。家属要了解患者的病情波动性,认识到患者何时需要帮助;还要保持患者的独立性,不可事事亲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卜瑞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