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伯一直认为自己身体不错,所以对近来有些头晕、恶心也不以为然。直到突发中风倒下被送进医院抢救,经过先进的微创治疗很快康复的经历,终于使他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有了真切的认识,对现代先进的“微创治疗”技术佩服不已。
高血压性脑出血(俗称脑溢血,也称脑中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年发病率约为110/10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随着社会老龄化、都市化的进程加快,该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性脑出血多发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病人,近年来5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趋于增加。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秋冬季节或气温骤变时易发,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剧烈活动、咳嗽或用力排便等也可诱发。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前多无明显预兆,少数病人在出血前可有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起病急骤,常表现为突发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言语和神志不清,同时可出现偏瘫、偏盲、偏身感觉异常等“三偏”症状。头部CT检查是确诊高血压性脑出血首选方法,必要时应多次复查,以了解血肿的动态变化情况。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时应保持病人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搬动。床头可抬高30度,有利于降低颅内压。呕吐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呼吸道或舌后坠而引起窒息。
高血压性脑出血可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病人的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病人状态等来决定。随着现代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对于合适的病例,早期采用微创手术方法清除血肿,有助于迅速缓解脑组织受压和颅内压的急剧增高,再辅以血压控制、营养支持、功能锻炼等综合性治疗措施,将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后期的康复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明显降低了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我科在这一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更多神经科最新资讯,请关注39神经科——中国第一神经科门户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如脑血管病、痴呆、脑炎、脑膜炎、脑囊虫病、癫痫、锥体外系疾病、脱髓鞘病、周围神经病、植物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肌病、颈椎病、脊髓病、头痛、眩晕、昏迷、睡眠障碍等给予合理正确的检查、诊断以及确实有效的治疗外,尤其擅长诊治神经系统和涉及其他专业的各种疑难、复杂、罕见病症。在教学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山西省培养了数百名神经内科专业人才,其中绝大多数是骨干力量,部分已成为省内学科带头人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瘤等各种垂体疾病,以及其它内分泌疾病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脑血管病急性期救治和脑血管病的早期预防和筛查;痴呆、帕金森病等脑退性病的诊治;昏迷、癫痫、头痛、头晕、脊髓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小儿内科常见病,小儿癫痫、神经免疫病(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肌肉病以及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