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双重中风”莫忽视!

2009-10-12 05:51:00《家庭医药》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双重中风”一般表现为以下特点:多发生于老年人,60岁以上者约占半数;3/4的患者有高血压及脑动脉硬化病史,且发病之初有血压增高的征象;多数患者在活动状态下发病,安静时发病者较少;患者可出现偏瘫和意识障碍,但一般都比较轻微;头颅CT及磁共振检查可见出血病变与梗塞病变共存,但直径多不超过2厘米。

  中风是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为特点的常见病,其死亡率在我国仅次于恶性肿瘤,位居第二,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一说中风,人们都知道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至于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在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并存的“双重中风”(亦称混合性中风),人们了解得较少,甚至有人认为二者不会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近年来,随着CT、磁共振等检查手段的普遍应用,对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的病变能够清楚诊断和鉴别,发现“双重中风”并不少见,所以不能忽视“双重中风”。

  “双重中风”一般表现为以下特点:多发生于老年人,60岁以上者约占半数;3/4的患者有高血压及脑动脉硬化病史,且发病之初有血压增高的征象;多数患者在活动状态下发病,安静时发病者较少;患者可出现偏瘫和意识障碍,但一般都比较轻微;头颅CT及磁共振检查可见出血病变与梗塞病变共存,但直径多不超过2厘米。

  由于“双重中风”中出血与缺血并存,治疗时一定要慎重,既不能过多地使用降压止血药,也不能过早地服用扩张血管药和抗凝药,而应当两者兼顾。一般来说,“双重中风”应接受以下治疗措施,并随病情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中性治疗。发病初期和进展期,既不用止血药,也不用扩张血管药及活血化淤药。

  应用细胞活化剂,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如盐酸甲氯芬酯(氯酯醒、遗尿丁)。

  根据病情可接受脱水剂治疗,以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当血肿吸收后进入恢复期,一般不用抗凝剂,应以活血化淤为主进行治疗。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中风
  • 血塞通泡腾片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用于脑路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详细]

    去看看 ¥20.0
  • 血塞通分散片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用于脑络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详细]

    去看看 ¥12.05
  • 灯盏花素片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详细]

    去看看 ¥5.5
擅长中风专家更多
  • 颜晓南副主任医师南昌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流行性腮腺炎、带状疱疹、小儿单纯性腹泻、慢性结肠炎、胆囊炎。 周围性面神经炎、脑血管疾病致中风偏瘫后遗症。 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急慢性腰腿痛。 头痛、月经不调、重症肌无力、三叉神经痛、失眠。 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假性近视、中暑、腱鞘囊肿、痔疮等多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 戴永辉福州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针灸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各种关节痛、失眠、头痛、胆囊炎、胆石症、便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单纯性肥胖、痤疮、黄褐斑、月经不调、痛经、不孕、更年期综合症抑郁症、哮喘、咳嗽、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小儿脑瘫、小儿消化不良、高血压、糖尿病发症、中老年压力性尿失禁、下肢静脉曲张、面瘫和中风后遗症后期康复治疗等。

  • 胡代槐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中风后遗症、各种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偏侧面肌痉挛、视神经脊髓炎、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运动神经元病、癫痫、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血管性痴呆、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炎性肌病、睡眠障碍、眩晕症、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内科疑难杂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有独特经验。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