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青年人脑卒中的病因及机制

2010-11-15 04:45: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15—35岁青年人群的病因多为动脉夹层分离、心源性栓塞、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和高凝状态;而35岁以上的成人传统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则是其主要原因。

  15—35岁青年人群的病因多为动脉夹层分离、心源性栓塞、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和高凝状态;而35岁以上的成人传统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则是其主要原因。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

  (1)脑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表明,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约占青年脑梗死病因的20—30%,平均年龄多在35岁以上,危险因素以高血压最多见,其次为高脂血症、吸烟和糖尿病。

  (2)脑动脉炎

  各种脑动脉炎均可导致局灶性脑缺血或出血,约占青年脑梗死病因的20%。炎症性动脉病变是一组不同病因引起血管壁炎症和坏死改变的临床疾病,主要包括大动脉炎、变态反应性疾病和特异性感染。

  (3)脑血管痉挛

  青年人患偏头痛时常易合并脑梗死,其原因可能与血管痉挛或伴有血小板增多的高凝状态有关。

  (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是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遗传性高凝状态有关,能通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而增加卒中风险。

  (5)抗磷脂抗体

  是血液中一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的统称,正常人群抗磷脂抗体的阳性率为2—5%,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10%,而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为45—50%。抗磷脂抗体阳性与青年卒中关系更为密切,且患者以多发性脑梗死多见。

  (6)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

  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常有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而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及其载脂蛋白水平明显下降,易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长期和反复的血管内皮损伤会导致血小板黏着、聚集、脂质沉积和平滑肌细胞增生等一系列反应,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诱发脑血栓形成,各种原因的高粘血症等均是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7)凝血性疾病

  一些凝血性疾病,如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增多症等也是青年人脑梗死的病因。

  (8)其他原因

  国外学者指出,青年女性脑梗死患者最主要的3种危险因素是偏头痛、吸烟和口服避孕药。 2、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栓塞

  目前认为,15—20%的缺血性卒中是心源性栓塞所致,在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则高达30%。

  心脏瓣膜病和心内膜病变并发脑栓塞

  能够导致脑栓塞的心脏瓣膜病和心内膜病变主要包括风湿性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脱垂和心肌梗死后左室附壁血栓。20%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合并全身性栓塞,其中50%为脑血栓。

      心律失常引起脑栓塞

  易导致脑栓塞的心律失常主要为心房颤动和病窦综合征。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心脏不规律跳动致使血流淤滞,在左心耳处易产生血栓,血栓脱落后被推入体循环即可发生脑栓塞。

  心脏外科手术并发脑栓塞

  在手术过程中可出现空气栓塞或脂肪栓塞。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无论是机械瓣膜还是生物瓣膜,其附近均克有血栓形成,栓塞多见于术后3个月内。

 

(责任编辑:陈默)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名医谈心第16期:脑卒中发病年轻化 40岁以上人群最需警惕

名医谈心第16期:脑卒中又称中风,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脑卒中的病例。目前,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而这些患者当中约70%为缺血性卒中患者,他们有相当的比例伴有多种危险因素,是复发性卒中的高危个体。了解中风的危险因素,并给予一定的干预和治疗,可以预防和减少中风的发生,可以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