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树其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据世界各地老年人群精神疾病调查显示,在老年群体中,抑郁症发病率高,其次是阿尔茨海默病。2014年美国《神经病学》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感觉孤独等抑郁症状与轻度认知损伤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这表明抑郁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而缓解和控制抑郁症状有助于降低日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然而有些时候,抑郁却被当成了阿尔茨海默病,导致贻误病情、影响康复。
抑郁性假性痴呆指临床表现与脑部有器质性改变的痴呆相似,但没有脑部器质性病理改变,习惯上称为假性痴呆。抑郁发作时,患者思维迟缓、联想困难、反应迟钝、主动言语少、情绪低落、表情呆板、兴趣减退、动作减少、生活疏懒,尤其是严重抑郁发作时,酷似“痴呆”。抑郁性假性痴呆常见于老年人,这种认知障碍若经过及时的抗抑郁治疗是可以得到改善的,但由于疾病的表现与某些器质性的、不可逆性痴呆有类似之处,需要加以鉴别。
如何让鉴别抑郁性假性痴呆
1.既往有抑郁症或躁狂症病史或家族史;
2.多数急性起病,常常有不良生活事件诱因;
3.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呈发作性病程,抑郁症不发作时则完全正常;
4.病情多有晨重夜轻的特点;
中药如乌灵胶囊等。患者耐受性好,对各型抑郁症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5.痴呆可逆,甚至可全面恢复正常,一般无记忆力、智力障碍,有的抑郁症患者回答问题缓慢,或不回答,动作迟钝,常常智力测验分数低,但抑郁症状缓解后,智力测验分数恢复正常;
6.对于提问有近似回答现象,即回答结果不正确,但回答内容与提问内容相近;
7.无相应的躯体、神经系统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
8.大多抗抑郁治疗效果佳。
常用抗抑郁药物有以下几类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 如氯米帕明、阿米替林、丙咪嗪、多虑平等。适用于各类型抑郁症。但因为有抗胆碱作用以及心脏毒性副作用,如便秘、尿潴留、眼内压升高、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所以目前应用不广泛。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等。此类药物大多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较高,不良反应较少,耐受性好,故患者的依从性较佳。适用于各种类型抑郁症,是临床主要应用的抗抑郁药。
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ARI) 如马普替林、瑞波西汀、米安舍林等。此类药物能阻断中枢神经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使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功能得以平衡,但不影响5-羟色胺的再摄取。适用于内源性抑郁症、心因性抑郁症及更年期抑郁症等。
选择性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 如文拉法新、度洛西汀等,其能同时阻滞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并轻度抑制多巴胺的摄取,适合于大多数抑郁症,尤其是一些难治性抑郁症或以躯体症状如疼痛为主的抑郁症。
中药 如乌灵胶囊等。患者耐受性好,对各型抑郁症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抑郁性假性痴呆是一种“特殊”的抑郁症,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早诊断,早治疗,从而缓解和控制抑郁症状,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提高生存质量,享受幸福美满的人生。
以上内容来源:家庭用药杂志2021.2心脑血管之友
----------------------------------------------------------------------
人类疾病已进入心身疾病时代。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始终强调人的精神完好和良好的社会适应。WHO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就是引导大家对疾病的治疗应该走出“就病论病,就病治病”的方式,对心身共病的心身疾病,在重视患者身体疾病治疗的同时,应关注患者的心理,把“治病”转变为“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