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点是认知能力逐渐下降。它使患者无法独立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并常常对患者及其护理人员的生活产生破坏性影响。尽管痴呆症的发病率和疾病负担在不断增加,但迄今为止,在治疗方案方面还没有明显的突破。因此,识别高危人群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对于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管理至关重要。
抑郁症已被认为是痴呆症的一个风险因素。根据最近对一些流行病学研究的荟萃分析,晚年抑郁症与痴呆症风险的增加有关。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间接的证据,表明抑郁症对痴呆风险的影响被合并的脑血管疾病(CVD)所改变,CVD的典型特征是脑缺血和出血。在最近的一项大规模的回顾性研究中,包括35791人,随访13年,发现抑郁症对中风患者的痴呆症有特别明显的影响。
一项系统的审查报告指出,晚年抑郁症患者的认知能力下降与血管功能紊乱有关,包括白质增生。反过来说,心血管疾病患者痴呆的风险因素也包括抑郁症疾病。Armstrong等人进行了一项纵向研究,并报告说晚年抑郁症部分地介导了心血管疾病和认知能力下降之间的联系。
然而,抑郁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交互作用,即一种疾病是否会加强另一种疾病与痴呆症风险的关联,仍不清楚。与痴呆症相比,这两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已经很成熟,并且已知是有效的。
因此,澄清抑郁症和心血管疾病对痴呆症风险的相互影响,可以帮助识别那些在相同费用下可以从医疗保健服务中获得更多益处的人。
藉此,韩国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的Yoo Jin Jang等人,通过一个全国范围内的人口队列来评估抑郁症和心血管疾病与随后的痴呆症的关系。还调查这两种情况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与痴呆症风险的增加有附加关系。
他们进行了一项基于人口的队列研究,分析了韩国国家健康保险服务-国家样本队列的所有50岁以上的个人数据。纳入基线时未被诊断为痴呆症的个体,并从2005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进行随访。在分析中使用了一个时间变化的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对潜在的混杂因素进行了调整。
抑郁症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根据归因比例(AP)、相互作用导致的相对超额风险(RERI)、协同指数(SI)和乘法规模(multiplication)的相互作用来估计的。
共有242,237名参与者被纳入分析样本,其中12,735人(5.3%)患上痴呆症。
与没有抑郁症或CVD的参与者相比,单纯抑郁症患者的痴呆症发病率调整后的危险比为2.35(95%置信区间[CI]2.21-2.49),单纯CVD为3.25(95%CI 3.11-3.39),而合并抑郁症和CVD为5.02(95%CI 4.66-5.42)。
抑郁症和CVD之间的加法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AP-0.08,95%CI 0.01-0.16;RERI-0.42,95%CI 0.03-0.82;SI-1.12,95%CI 1.01-1.24)。乘法交互作用也是显著的,但效果是负的(0.66,95% CI 0.60-0.73)。
这个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在这个以人口为基础的全国性队列的长期随访中,抑郁症和心血管疾病与痴呆风险的增加有关,它们的共存对痴呆风险的增加比单个风险的总和更大。
原文出处:
Jang YJ, Kang C, Myung W, et al. Additive interaction of mid- to late-life depression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on the risk of dementia: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Alz Res Therapy. 2021;13(1):61. doi:10.1186/s13195-021-00800-z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擅长领域: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和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躁狂症早期症状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人格解体的诊断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焦虑症,抑郁症和失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擅长领域:一九八一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内科临床及教学工作,有丰富的基础理论及临床工作经验。曾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普通内科及内分泌科,北京大学北大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高级研修班进修。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对内科急、危、重症的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律失常、急慢性心力衰竭。特别对高血压肾病,扩张性心肌病有深入研究。对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酮症、甲亢、甲亢性心脏病有独到之处。神经内科方面,对头晕、头痛、失眠、帕金森、抑郁症、焦虑症、脑梗塞、脑出血、各种脑炎、脑血管炎及脑血管病后遗症有深入研究。在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6篇,获得市级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被评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出版内科诊疗技术专著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