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100个60岁老人中就有一个要患帕金森,可以这么治,快转告你父母

2016-08-12 15:43:56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中国目前已有200多万的帕金森患者,60岁以上人群每100人就有1人患有帕金森病,该病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杀手。

  当你正想喝一杯水时,因为手抖得太厉害只能喝上一小杯;当你开始走路或迈步时,用力却只能勉勉强强转过身;当你想要表达高兴或者愤怒时,却因为面部僵硬做不出任何表情;当你想要说话时,拼尽全力却不能言语......你能体会到上述这些行为背后的无力与无奈吗?

  其实,这些都是帕金森患者的典型症状,它听起来离我们很遥远,也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但是如果有一天,你身边也有亲人遭受着帕金森的困扰,带着这样的“枷锁”生活,你又该怎么办呢?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帕金森病成了我们身边的常见病。据统计,中国目前已有200多万的帕金森患者,60岁以上人群每100人就有1人患有帕金森病,该病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杀手。且据报道称,近20年中国帕金森病发病率至少增长了20多倍,最近全国范围内的统计数据则高达2%左右。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更有预测,中国203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

100个60岁老人中就有一个要患帕金森,可以这么治,快转告你父母

  帕金森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大家忽视,但一旦发展起来就会带给患者及家人巨大的痛苦。而且目前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还基本停留在对症治疗。对于其根治,现在国内、国外研究还缺乏特异性的方法。

  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帕金森?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老人有“震颤”“手抖”等症状,一定要警惕。老年人上肢震颤、手抖、动作迟缓等帕金森病先期征兆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也是预防帕金森的方法。

  虽然当下医学无法根治帕金森病,但治疗上还有这些帮手,如药物君、中医君、干细胞移植君、手术君等。在患病初期,一般以药物为主,但是和药物君相处通常只有3~5年的蜜月期,随着病情的发展,药物君效果就会越来越差,而且出现副作用。很多患者在用药5年后往往会出现“开关”和“剂末”等现象。简单来讲,开关现象表现为症状突然缓解和突然加重之间转换,缓解时常有不自主运动,加重时全身僵硬、寸步难行。剂末现象则是症状出现波动,服药后症状最轻,之后逐渐加重,直到下一次服药;慢慢地症状越来越重,药物有效时间越来越短;又或者不用药动不了,用药后又多动。

  药物、中医君治疗帕金森病治标不治本,只能暂时缓解帕金森病症状,不能从根源上治疗帕金森病;干细胞君是最新兴起的治疗技术,仍停留在研究阶段,国外也没有在临床上推广,而且由于技术还不成熟、效果还不确定;手术君里传统的手术方法又因风险高创伤大,疗效一般让很多患者望而生畏。

  这里就不得不提下,目前医学界公认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治疗帮手——脑起搏器君(DBS),脑起搏器植入术是通过发送微弱电流,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脑神经信号,从而消除帕金森病的症状,使患者恢复自如的生活和自理能力。

  脑起搏器不损伤神经核团,只是使其暂时处于电麻痹状态,改善神经功能,术后可随病情变化而不断调节,可以长期控制不断发展变化的帕金森病症状。

  脑起搏器君到底怎么样?来见证一场特殊的“开机”

  那么,脑起搏器君到底怎么样?能不能帮助患者缓解行为的无助与无力感呢?8月5日,小九在北京医院就看到了一场特殊意义的“开机”仪式,从而了解到了脑起搏器君的真正面目。

  “现在我们看到的老朱是处于没有‘开机’的状态,等开机以后,老朱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了。”

  这场特殊意义的开机仪式,是为完成了脑深部电刺激术疗法手术植入一个月后的老朱举行的。为老朱主刀的神经外科崔壮医生正在向媒体介绍患者的情况,现场可以看到在临时电刺激下老朱的帕金森症状开始消失,肢体行动回复,也即上面提到的“开机”。

  没有“开机”的老朱,面部僵硬,行走越来越困难,只能以小碎步慢慢挪动,还有站不稳、向前冲的趋势,走路时转身也很慢、需分步完成,容易摔倒。但是开机后的老朱,行动、说话慢慢如常人一般,“开机”前后的老朱判若两人。在开口说话时,老朱数度哽咽,在场的人也都叹服不已。

  患者老朱曾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工人歌手,在长达十几年的岁月里,一直与疾病做斗争。从1999年开始,老朱就被一个“小毛病”困扰,左手食指总是不经意间出现颤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为整个手掌的抖动。由于当时这些小毛病并没有影响生活,所以老朱并没有太在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朱的症状开始加重,不光手上的工作无法开展,连他最喜爱的唱歌都受到了影响。2010年以后,老朱的帕金森症状明显,在药物效果的“开期”出现难以控制的异动,而“关期”却僵直难动,病情严重的他,用他老伴的话来说就像是穿上了一件“魔衣”,整个人都被锁起来。

  所幸,手术之后,老朱终于可以摆脱帕金森的枷锁。此次为老朱开展手术的是北京医院组建了的以神经内科牵头,联合神经外科和康复医学科的帕金森多学科治疗的专家团队,主诊专家神经内科主任陈海波介绍,脑起搏器的使用是长期有效的,只需在一段时间后更换神经刺激器的电池。神经刺激器的电池寿命因人而异,根据设定的参数与每天开启的次数与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接下来,老朱只需定期回医院,接受起搏器的参数调整,找到最佳平衡点。

  脑起搏器君这么神奇?!

  其实,DBS并非一门全新的技术,这项技术在60年代曾用于控制疼痛,欧洲从1987年开始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90年代中后期起在欧美大量应用于临床。脑起搏器被称为是左旋多巴后帕金森病治疗的又一里程碑。目前已被美国政府指定为帕金森病的有效治疗方案。1999年脑起搏器治疗就进入我国,国内已有多个医疗中心开展了脑起搏器治疗。

  但是此前由于设备依赖进口,费用昂贵,DBS在国内开展困难。近年来由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脑起搏器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垄断,大大降低了这项手术的成本。现在已完成了超过4000例次的植入,很多帕友都得到了改善。

  虽然这项技术可以让老朱摆脱帕金森的困扰,但是患者接受手术效果最好是在在70岁前,70-80岁则需要严格全面的评估来决定是否适合手术,80岁以上建议不要手术。

  此外,做DBS手术需要具备这些因素。陈海波介绍,一是必须明确诊断为原发性帕金森病,而非帕金森综合征;二是病程达到5年以上,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三是像老朱这样的患者,长期服用药物,开始效果良好,到后来出现剂末现象、开关现象的患者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陈海波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神经内科

陈海波,1983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198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93~1994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国立老年医学研究所学习一年。现为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神经心理学组组长、运动障碍疾病学组副组长,中国临床神经科学、中华实用医药杂志、脑血管疾病杂志等杂志编委。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对帕金森病、认知障碍、脑血管病等的诊治有丰富经验。

相关专题
专家解读:脑起搏器(DBS)治疗帕金森病

本专题详细讲解脑起搏器(DBS)治疗帕金森病的原理、脑起搏器(DBS)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过程、脑起搏器(DBS)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适用人群、脑起搏器(DBS)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和其他方法的优劣对比以及脑起搏器(DBS)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疑问及解答。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